您好!歡迎來到恒安人才網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2019年1月1日起,新個稅法全面實施,6項個人專項扣除規則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由于新的個稅法,可以讓大家少繳納很多個稅,因此有部分人通過虛報、重復上報等方法來實現??倳腥诵拇鎯e幸的,但恒安人才信息網小編只想說一句:秋后算賬,最為可怕!
當稅務機關發現納稅人提供虛假信息的,將責令改正并通知扣繳義務人;情節嚴重的,有關部門應當依法予以處理,納入信用信息系統并實施聯合懲戒。
其中,以下行為稅務機關認為是嚴重的:
1、報送虛假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2、重復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3、超范圍或標準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4、拒不提供留存備查資料;
5、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納稅人在任職、受雇單位報送虛假扣除信息的,稅務機關責令改正的同時,通知扣繳義務人。
實施聯合懲戒會對個人產生哪些影響?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牽頭,人民銀行、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編辦、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檢察院等44家單位早就聯合簽署了《關于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對失信人實施55項聯合懲戒,如:
限制招錄(聘)為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禁止參評文明單位、道德模范;
限制乘坐飛機、列車軟臥、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限制住宿四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及其他高等級、高消費賓館、酒店;限制在夜總會、高爾夫球場消費;
限制購買不動產及國有產權交易;
限制在四星級及以上星級評定賓館及其他高等級、高消費賓館、酒店消費;
限制參加旅行社組織的團隊旅游;
限制其享受旅行社提供的旅游相關的其他服務;
限制在獲得旅游等級評定的度假區等旅游企業消費;
限制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
限制出境;
限制使用國有林地;
限制申報重點林業建設項目;
限制國有草原占地審批;
限制申報重點草原保護建設項目;查詢失信被執行人海關認證資格情況;
限制成為海關認證企業;對進出口貨物實施嚴密監管;
限制從事藥品、食品等行業;
限制擔任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
這些聯合懲戒影響到個人的方方面面,讓個人處處受限,帶來極大不利影響,因此,對于個稅的專項附加扣除,不能心存僥幸,一定要據實填報基本信息據實定額或按實際發生金額限額扣除。
那稅務局是怎么查的呢?
1、稅務機關會按一定比例抽查
稅務機關定期對納稅人提供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開展抽查。新的個稅法規規定抽查而不是全查,也是參照了國外成熟國家的經驗,如美國規定對個稅申報信息進行抽查的比例為20%,且抽查發現虛假申報重罰。
我國對個稅申報信息的抽查比例及具體抽查方法另行制定,目前還未公布,但是不會遠了。
2、個稅法規定公安等政府其他部門應當協助稅務機關核實個人與專項附加扣除的信息,極大加強了對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征管力度
公安部門:核實有關戶籍人口基本信息、戶成員關系信息、出入境證件信息、相關出國人員信息、戶籍人口死亡標識等信息;
衛生健康部門:核實有關出生醫學證明信息、獨生子女信息;
民政部門、外交部門和法院:核實有關婚姻狀況信息;
教育部門:核實有關學生學籍信息(包括學歷繼續教育學生學籍、考籍信息)、在相關部門備案的境外教育機構資質信息;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核實有關技工院校學生學籍信息、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信息、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信息;
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核實有關房屋(含公租房)租賃信息、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有關住房公積金貸款還款支出信息;
自然資源部門:核實有關不動產登記信息;
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核實有關住房商業貸款還款支出信息;
醫療保障部門:核實有關在醫療保障信息系統記錄的個人負擔的醫藥費用信息;
這些部門如未按規定要求向稅務部門提供的,擁有涉稅信息的部門或者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及相關人員承擔相應責任。
一張對個人納稅人監控的多維大網已經撒開,一旦抽查到你,你的不實信息會無所遁形的。
所以,不要有心存僥幸的想法,實事求是,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不要觸碰法律的底線。
上一篇:看懂這五點,再去申報個人專項附加扣除
下一篇:職場的成功人士只所以成功,是因為早早就開始做這些事
微信掃一掃
工作輕松找